沙巴客語創作,崛起中(上)

吳佳翰

簡體版點此

【沙砂作響】

臉書於2006年開放給公眾使用以來,社群媒體改變了讀者吸取信息的方式。內容創作者(或俗稱“網紅”)的竄起,同樣改變了眾人的娛樂模式。內容創作者可用更低的成本創作,觸及更廣大或更聚焦的受眾。

沙巴雖是客家人的文化重鎮,六成華人是客家人,卻不是早期馬來西亞客家流行文化的輸出地。八九零年代馬來西亞著名客家歌手邱清雲、謝玲玲和張少林皆是來自西馬的森美蘭和雪蘭莪。

直到2010年,沙巴的內容創作者才逐漸透過面子書、YouTube等平台輸出客家文化,並引起了新馬甚至中港台客家人的注意。以下所提及的影音作品,皆是擁有上百萬觀看數的作品。

台灣一名年輕客家文化倡導者曾向筆者表示,自身是透過“老楊”系列認識沙巴的客家文化。

改編國際影音作品的再創作

“老楊”系列是影視作品的再創作,分別改編電影《葉問》、《葉問2》和《赤壁》,自2010年起發佈於YouTube。作品截取電影片段,以客語配音,影射當時的馬來西亞政局,為影片主角老楊拉票。

“老楊”暗指經常使用客語公開演說的沙巴進步黨主席楊德利。沙巴進步黨原屬當時執政聯邦和州政府的國陣。 308後,該黨以國陣長期邊緣化沙巴為由,退出國陣。

該系列的製作團隊因認同楊德利的地方主義,選擇在他競選三腳石(Batu Sapi)國會補選期間,製作客語影片來為他拉票。其中的地方主義,展現在該系列的最後一幕:


沒有自主權,就沒有沙巴。
勇敢擺脫成為聯邦奴隸,踴躍投票消滅幽靈選民;
支持本土當家還原自主,擊退外敵維護家園沙巴!

楊德利認為,國陣當時的衰弱是“機會之窗”,有助於沙巴索回《1963年馬來西亞協定》裡闡明的自主權。自主權和由本土政黨執政的論調,在後來逐漸成了沙巴政壇的主旋律。

搭載中文流行文化和華人高亢的政治熱情,“老楊”系列精準諷刺當時政局,引起廣大共鳴,讓非客家人認識到沙巴客語的“品牌”。然而,網上受歡迎的程度並沒有轉換成選票,沙巴進步黨在之後的國會及州議會選舉中皆全軍覆沒。

擺脫百姓心聲的屬地主義

除了評論時政,沙巴的內容創作者也結合了韓美流行文化,推廣客語的能見度。如此再創作傳閱度高的社群內容,是內容創作者吸引流量的常見手段。

獨立舞蹈團體OSS和音樂創作者余畑龍,相繼把韓國流行歌曲《江南style》改編成客語版《Orang Sabah Style》《沙巴客家Sytle》。兩首改編的歌詞多描述沙巴的風土人情。

第三版《亞庇客家sytle》則是來自舞蹈團體Synergy Dance Studio。該舞團也把美國熱曲《Sexy and I know it》改編成客語版本

值得注意的是,這時期的客語創作直接掛鉤沙巴地名,如“沙巴客家”和“亞庇客家”,呈現出客家認同和地方認同重疊的屬地主義。

這時期的沙巴客語歌曲開始走出國際,餘畑龍更是憑著首張客語專輯的主打歌《海邊看飛機》,獲得中國廣東省舉辦“2010年客家流行音樂金曲榜”的“十大金曲獎”。後來,網絡上出現了更多的創作者,如曾在台灣留學的廣播人“皮特好”,製作客語的彈唱內容。

馬來西亞1980至1990年代的客語創作受到香港藝人許冠傑等的影響,描述小百姓的心聲,並無屬地主義或評論時政等大議題的作品。

如今的沙巴客語創作搭配流行和幽默的當代元素,開創了新的局面。這些創作者嘗試改變客語被視為粗俗和落伍的形象,將關懷面向擴至全國議題。

社群媒體的出現,以及影音內容製作成本的降低,讓沙巴的藝術創作者無需像過往飛至吉隆坡,在當地公司的幫助下完成作品的製作和發布。全國性的製作公司以往會考量市場需求,不會接受以沙巴本土為主題的創作。

如今的沙巴客語創作,起初雖和八九零年代一樣,受到外地流行風潮的影響,但後來發展出在地特色。

鑑於沙巴客家的屬地主義,創作者自然而然也會關注當地原住民的文化,並嘗試開創“客原作品”的在地化趨勢。

繁體版下篇

留下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