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重缝」婆罗洲边缘(4B):印尼迁都婆罗洲,能让当地棕榈油经济实现产业升级吗?

简体版上篇

山打根和拿笃POIC与印尼新都的地理位置。 Photo Credit: 吴佳翰 / 基于谷歌地图绘制

文:吴佳翰、吴浚生

繁体版原文:「重縫」婆羅洲邊緣:印尼遷都婆羅洲,能讓當地棕櫚油經濟實現產業升級嗎?

先进的生物精炼厂

另一个永续发展方向是把低廉的棕油业废料,包括棕榈仁壳、空果串、林业残余物等(统称「生物质」),转化为高价值的再生能源燃料。婆罗洲每年约产生7500万公吨的干生物质(dry biomass),沙巴、砂拉越和印尼加里曼丹各省份是主要产地。这庞大数据背后,还不包括因重新种植而被丢弃的数百万公吨棕榈树干。

2010年左右起,日本和南韩对生物质的需求大增,婆罗洲开始引入「生物精炼」(biorefinery)的工业概念,尝试将生物质转换成能源燃料和化学副产品。在日韩的生物能源政策里,部分可直接燃烧的生物质替代了煤炭的发电用途,有的生物质则可转化成第二代生质燃料(second-generation biofuel)、包装材料、生物塑胶、嵌入式化学品(drop-in chemicals)、新型化学品等等。

2016年,马来西亚推出「沙巴和砂拉越生物质工业发展计画」(Sabah and Sarawak Biomass Industry Development Plan),专注于高附加值的生物质产业,尤其是生物质发电。婆罗洲各地也陆续探索混烧生物质和其他燃料的发电方式,减少消耗煤炭。

除了固体废料,棕榈油厂废水(Palm Oil Mill Effluent,POME)也能被转换再生能源。欧美过去批评马印随意处理POME的方式,因为POME随意排入河流水道可严重污染水资源,若暂时置入水池则会排放甲烷(主要温室气体之一)。处理POME的主流策略有二:(一)厌氧发酵用甲烷发电;(二)提取 POME的油脂将之转成液态燃料,如航空燃料。

迄今为止,棕榈油的生物精炼仍未被大规模落实。物流、成本和能源政策的重组常被认为是限制。同时,资金限制拖慢了POME处理系统的部署。然而,先进的生物精炼厂能兼顾环保和能源自主,具有长期战略的重要意义,值得婆罗洲各地持续探讨。

继续阅读“「重缝」婆罗洲边缘(4B):印尼迁都婆罗洲,能让当地棕榈油经济实现产业升级吗?”

「重缝」婆罗洲边缘(4A):印尼迁都婆罗洲,能让当地棕榈油经济实现产业升级吗?

我们想让你知道的是
印尼的迁都计划已让婆罗洲的环境保护和能源自主成为国际焦点。马印边境地带,如沙巴应发挥其棕榈产业的优势,发展下游工业和生物精炼技术,追求环境、社会和经济面的永续。

文:吴佳翰、吴浚生

繁体版原文:「重縫」婆羅洲邊緣:印尼遷都婆羅洲,能讓當地棕櫚油經濟實現產業升級嗎?

Photo Credit: Reuters / 达志影像

作为世界第三大岛屿,婆罗洲已不再是那么落后及原始,她的经济结构正发生变化。不过,当马印汶三国逐渐关注环境永续和劳工权益之际,婆罗洲却正迅速失去她多年以来的经济优势——可廉价开发的土地资源。

最近20年,数个大宗商品(commodities)的前景忽起忽落,暴露出婆罗洲经济过度仰赖棕榈油、木材等初级产品的风险。婆罗洲各地方政府开始反思原有的发展模式,往永续迈进。然而,落实经济转型不仅只是优化传统的初级产业(primary industry)策略,更需要大刀阔斧改革经济结构。

若要摆脱土地开发无法永续的恶性循环,婆罗洲需重新分配经济活动,让收入来源多元化。早在2008年,马来西亚前首相阿都拉·巴达威(Abdullah Badawi)为婆罗洲北部的沙巴洲推出经济转型计划「沙巴发展走廊」(Sabah Development Corridor,SDC),尤其致力于提升该洲的农业,提倡环境保育的永续发展。

继续阅读“「重缝」婆罗洲边缘(4A):印尼迁都婆罗洲,能让当地棕榈油经济实现产业升级吗?”

恢复东马35%国会议席分配

诶诶,这个突破比纳吉入狱重要多了。

大部分大马人还是把政治看成非黑即白的阵营对立(好人vs坏人),而忽略了体制的改革也很重要。

把西马议席减至三分之二以下固然是在马哈迪首相2.0时代无法达致的,因为东马不是希盟的地盘,以老马的个性是不会贸贸然增加东马的议席比例。

继续阅读“恢复东马35%国会议席分配”

做好此时此刻能做的

姐姐的牵线让我有机会接触董教总的人,这次终于不是在脸书发发牢骚,而是有机会参与独中社会科学的课纲,与全马社会人文课的老师分享自己所学。

这场【东马议题系列讲座】筹划了两年,疫情拖延,终于因缘具足,和另外三位老师一起分享沙巴和砂拉越的政经文教面向,让独中老师更加了解东马。

继续阅读“做好此时此刻能做的”

模糊的自然与文化界限:读《野猪渡河》(下)

原文【沙砂作响】

吴佳翰

Aug 22, 2022 11:52 AM 更新: 12:37 PM

上一篇:模糊的自然与文化界限:读《野猪渡河》(上)


熟悉的超自然力量

最触动笔者记忆的乃是小说的超自然力量,庞蒂雅娜(Pontianak)、飞天人头、马来黑巫术(Bomoh)、雨林里的江雷(river thunder)、小孩被下蛊迷失在箭毒树下等,都是笔者从小从父亲等具有打猎经验的长辈口中,耳熟能详的地方传说。

守墓人马婆婆是笔者最喜爱的角色,她学过马来黑巫术,年轻时被英国负心汉抛弃,却又竭尽所能地保护前来避难的小孩。此角色的刻画过于真实,笔者外祖父母的坟墓葬在非正规的中华义山,长期有年长女性守墓人打理。马婆婆运用巫术救人的面向,也让笔者忆起小时镇上擅用茅山术救人无数且深受全镇居民爱戴的“慈祥婆婆”。无奈的是,书中的马婆婆虽杀死了飞天人头,却逃不过日军的蹂躏。

鸦片是转换自然到超自然的重要途径,书中人物吃了鸦片仿佛来到了超自然的世界。油鬼子(orang minyak)等具有超能力的人,也能趁着杀气凝重的夜晚,现身谋取私利。

猪芭村华人村民、达雅人、印尼劳工、英人、日本鬼子等人群在雨林多重的自然和超自然力量之间纠缠,形成人与非人之间不可忽视且相互构造的动态关系,共构20世纪上半叶的“婆罗洲文化”。

继续阅读“模糊的自然与文化界限:读《野猪渡河》(下)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