疫起奉獻-感謝文

特地拖了一天才發感謝文,要感謝的太多,沒有照顧好的細節也請多見諒。

感謝:

~【原創夥伴】:讓我們改你的大作,然後還要每週住持線上會議,召集及協調歌手。因在醫院工作加上生病(懷疑自己得病?)的因緣,進而有感而發。對於用詞,我們倆都很細節,但都是和和氣氣的。

~【編曲和改進曲的夥伴】:知道音樂是你的最愛,所以三顧茅廬邀約。曲子有了Intro、Interlude、Bridge和Outro才完整。為了編曲,你解剖《Heal the world》、《明天會更好》還有《手牽手》的樂理。把編曲從男女合唱,結合歌手的聲域,變成一部主唱,和兩部和聲。

~【另一位編曲和後製的夥伴】:堅持自己的理想,然後契而不捨的學習與修改的態度最令人動容。歌曲進入還沒有進入後製,已經在你的客廳播放幾百次了。加上聽力不好,所以也是把握家人入睡前的時間不斷練習及修改。佩服! 继续阅读“疫起奉獻-感謝文”

海上吉普賽

海上吉普賽有三大群:Moken, Orang Laut和Sama-Bajau。

Moken位於緬甸和泰國南部的群島,Orang Laut位於廖內群島,馬來半島南部,而Sama-Bajau則是從沙巴西海岸一直沿著婆羅洲到南至萨武海,東至哈馬黑拉海。

Sea_Nomads_distribution_map
橙色:Orang Laut;绿色:Sama-Bajau;蓝色:Moken 继续阅读“海上吉普賽”

一般人對新加坡宿舍客工的四大誤區

新加坡宿舍客工的疫情,讓很多新加坡居民驚覺到這批客工的生活環境和存在。

不論新國政府的對錯深淺,我反而比較在意的是,同在一片土地上生活的我們,對他們有很多的不了解。這些日子從事慈善工作,我慢慢學習,及發現到大家有幾個認知上的大誤區:

Map_of_South_Asia(zh-hans)


【誤區1】把所有南亞的人統稱為『印度人』

很多人不會分印度籍、斯里蘭卡籍、孟加拉籍等等,都把他們統稱為『印度人』。

其實這個分類是英殖民的遺續,馬來亞和新加坡的英殖民者後期把南亞的移民統統歸類成『Indian』延續至今。當今馬來西亞的印度人分類(相信新加坡也差不多)底下有Indian Tamil、Malayali、Sikh、Telegu、Sri Lankan Tamil、Singalese、Bangladeshi、Pakistani和Other Indian。

也就是說,人口統計裡的『印度人』,不等於『印度』國籍的人,其內部非常復雜。可能因此,大家習慣口稱的『印度人』,其實是需要反思的。尤其是當對方的國籍還是斯里蘭卡、孟加拉、巴基斯坦、尼泊爾等的時候,把對方泛稱成『印度人』是有點不禮貌的。

淡米爾文的韻母 继续阅读“一般人對新加坡宿舍客工的四大誤區”

《和生园 – 四千斤》听后感

见证了和生园如何因为政治力量,而从一个普通的商业区,被塑造成亚庇的『唐人街』。

但,和生园的确也有它的特色,就在这首客家歌里头。而这个过程在其他城市也蛮常见的。都是好事。

小时候,下亚庇一定会来这里。因为姨姨们都住这里呀,在亚庇念书的六年也是住这里。这里的中药店是父母的好朋友开的,常常坐在那里闻药材味看报纸。还有爸爸很常去一间茶餐厅喝茶吃roti。角落一间有名的板面店是妈妈的表姐开的。

人的故事还是最有味道的。那位药材店老板和他的妹妹已骤逝,板面店已关。

其实,和生园的命名来自一位华商。1900至1920年代,和生是西海岸省中华商会的一员。这地区的马来名Foh Sang是客家音。客家、各种商业活动,算是和生园的keywords了。 继续阅读“《和生园 – 四千斤》听后感”

【轉載】邊陲的日常:當大馬人失望於國家的首次政變時,其實東馬沙巴人已經歷了3.5次

2020/05/08 , 關鍵評論網評論

吳佳翰

Photo Credit:shutterstock/達志影像

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

2020年2月,馬來西亞人民首次經歷中央政府的政變,然而對東馬沙巴州人民而言,他們卻已經歷了三次半的州政權政變,而且其中的因素與馬哈迪脫離不了關係。

【引言】
晉軒很會選題材,509兩週年了,也是反思「2020年宏願」的好時機。加上政變後國會即將复開,不信任動議、信任動議、保議長動議等奪權議程,又回到大家的視線。

若無猜錯,疫情穩定後,大馬政局還需要半年至一年的時間才會穩定。剛好我的角度圍繞在發生在沙巴的3.5政變(自己的定義啦),也是對比當下的參考點。

文中沒有處理到的1985-1986年的沙巴政局動盪的歷史,應是最貼近當下聯邦政局的參考。但是當年的過程很複雜,經歷了兩場州選,還有五場補選,有空再分享。

標題改得好:【邊陲的日常:當大馬人失望於國家的首次政變時,其實東馬沙巴人已經歷了3.5次】

原本是【2020,回顧馬來西亞沙巴的三個半政變】。

其實五篇文章視角都不同,卻離不開馬哈迪,因為他是2020年宏願的提出者,又在今年親自演出了一場精彩的政變,而且劇情還沒結束……

继续阅读“【轉載】邊陲的日常:當大馬人失望於國家的首次政變時,其實東馬沙巴人已經歷了3.5次”

【转载】神山不是KK山

神山不是KK山

2020/4/21 1:09 pm

【沙砂作响】

9a685deb695a024403646a6cba5257f1

人们对于马来西亚最高峰的称呼有:京那峇鲁山(Mount Kinabalu)、神山或中国寡妇山。但不知从何开始,笔者从新加坡和西马朋友口中多次听闻“KK山”的说法。这乃大错特错也。

沙巴的首府是亚庇(Kota Kinabalu),而KK是“Kota Kinabalu”的简称。然而神山不称“Mount Kota Kinabalu”,因此将之简称为“Mount KK”或“KK山”乃是非常误导。

其实亚庇和神山距离约两小时的车程,分别座落在不同的县市(亚庇市和兰脑县)。对当地人而言,是两个不同的地理范畴:一个靠海,一个海拔四千多米的高山。但因为“KK山”的误传,让人以为亚庇就在神山脚下,或两者同在一个县市。

去年3月,社群媒体疯传一本二年级英语教科书,称“神山位于亚庇”,引起沙巴网民的剧烈讨论。此举被解读成马来西亚成立过半世纪,但是就连学术人员都弄不清楚东马的地理。此外,一本中文马来西亚史的内文也出现了“哥打京那峇鲁山”(Kota Kinabalu Mountain)一词。

这些误解,或许和沙巴人民的性格有关:面对误解,大部分沙巴人民都避免正面冲突,有的不加以理会,有的则婉转表达。少了纠正,久而久之,这些误会就被传开来了。

将神山说成位于亚庇市的英文教科书。 继续阅读“【转载】神山不是KK山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