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 vs The Lost Horizon

那一天,终于去看了《2012》。确实是想看很久了的电影,也是继《Transformer 2》后,再一次走进电影院,期间相隔了四个月。

2012_l200811191558

为什么我会对这部电影情有独钟呢?是因为在2007年的时候,我对2012这个玛雅人所预言的“转变”,做了很详细的研究,从中国通书、推背图、易经、印加文明、甚至是北极冰川完全融化的年份,都是2012。我从很杞人忧天的消极心态,一直到相信它会是人们从物质享受转换成精神享受的分界线;2012真的是一个很好发挥的电影题材。之前,我还奇怪好莱坞为什么没有选用这个题材,一直到2008年听说有人开拍,才如此很期待。

还有一个原因,2007年的新加坡大专文学奖,我也是以一篇《恶灵亦恶。亦恶。恶亦》(2012.12.21)的短篇小说投稿。虽然败选,但是可让我了解到,要写一篇世界末日的小说,并不简单,更何况是放上大荧幕。所以,真的很想看看他们到底是怎样拍摄的。

虽然身边有些挑剔的朋友给予恶评,不过啊,对于关心地球未来的我们来说,尤其是哥本哈根会议期间,这个电影起了一个警惕作用。很超现实吗?把各种现象综合在一起发生,的确不太可能。但是,把那些海啸、地震、火山爆发镜头,一一拆开,各个都是已经在地球发生了。

2004年的南亚大海啸,2009年巴东地震、台湾莫拉克台风、1999年土耳其、台湾大地震、2007年柔南百年大水灾、2009年、2008年汶川大地震、缅甸风灾等等,无不都是大地在反扑。

在电影的一幕,船上的白人歌手摇电话回家给儿子,电话没说完,地就裂开了,父亲挂下电话不久后,海啸就莅临了。很像很不可思议,可是确实我听过一位台湾的师姑分享八八水灾的经历。她的先生想越过急流过去对岸救人,这时师姑联络上了她的先生,先生和太太报平安后,太太就在电话的另一头听到滚滚洪水声,接着就是电话断线的声音了。生命无常,大家总是以为不幸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,可见人类竟是如此的自大、生命竟是如此的脆弱。

本身最喜欢的就是导演呈现的多元化,各个族群、宗教与语言,以及他企图以好莱坞英雄主义来呈现世界大同的画面。当主角Jackson拿到“诺亚方舟”位置的中国地图时,我的脑海就立刻展现了——西藏。对,就是这个“香格里拉”。除了说那里是全世界最高的地方外,导演巧妙地把“香格里拉”(Shangri-La)这个隐喻融入去整个电影中,提高了它的内涵。

Lost_horizon

人们向往与世无争的净土,无论是西方世界的天堂、香巴拉、桃花源、极乐世界,都是对照着“末世观”(人本有罪,善者在世界末日得救)的思想。而《The Lost Horizon》(消失的地平线)这本书更是把“香格里拉”的概念发挥得淋漓尽致。

当他们乘着飞机逃向西藏的时候,在机舱里的对话,真的是让我想起了《The Lost Horizon》的一幕。里面有百万富翁、不得志的才子、妇女,都是有趣的组合。然后,白峰间高僧的藏寺,真的有小说里藏寺(冲古寺?)的感觉。整个降落过程,降落后就立刻被他人发现,一直到遇见善良的小喇嘛而得救,都和《The Lost Horizon》颇相似。

Cong Gu Shi

可能是自己真的去了一趟“香格里拉”,明白到所谓“心净国土净”的感觉。或许导演来不及把这些被隐喻的概念完全呈现出来,小喇嘛和Jackson一家人为什么能够突破重重障碍,他们善良的心灵就是导演给的护身符

在电影的最后,导演交代了在迈向新的和平中世界的新秩序:为什么说非洲免于这个灾难,而后来的地形也提高了,这个提高不只是指地理上,也包括国际地位。它暗喻着世界的中心从大西洋移向太平洋,再移向非洲这块“黑色大陆”。如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把快乐建立在非洲的子民的痛苦上,而这个大灾难已经惩罚了那些恶者,善者得救了。

新公元0000年,四艘方舟再次回到人类的起源地——非洲,它提醒了大家种族和宗教只是人类的标签,我们本是同根生,相煎何太急?

留下评论